南岭追捕猪头怪237天经历
我在南岭追捕猪头怪的237天
灶台上的腊肉在柴火熏烤下滴着油,老张头用竹烟杆敲了敲门槛:"后生仔,真要进野猪沟?"我往火塘里添了根松枝,看着腾起的火星没说话。这是我在牛角村住的第14天,墙上那张用木炭画的路线图,已经被我摸出了包浆。
一、进山前的十二样家什
老猎户常说"七分准备三分胆",我的帆布包里有:
- 三把不同尺寸的柴刀:20公分那把缠着防滑布,刃口特意磨钝了——砍藤蔓不需要锋利,省得误伤自己
- 草药郎中配的驱瘴香囊:装着苍术、艾叶和雄黄,闻起来像发霉的咸鱼
- 改装过的矿灯:灯头裹着红布,照出去的光晕像凝固的血
干粮种类 | 重量 | 热量估算 |
风干野猪肉 | 3.2kg | 约18000大卡 |
炒米饼 | 5kg | 25000大卡 |
山核桃仁 | 1.5kg | 9000大卡 |
老猎户的忠告
"见到猪拱土的新鲜印子,要立刻往东南坡跑。"李瘸子教我认兽粪时,突然抓住我的手腕,"要是闻到烂柿子味混着铁锈腥...那就是它了。"他残缺的三根手指在油灯下泛着青白,那是二十年前遭遇猪头怪留下的。
二、第三道山梁的怪事
农历七月十四那晚,我在背风坡搭的棕榈叶窝棚里数到第79声夜枭叫时,腐叶堆里突然传来窸窣声。月光下,三趾的脚印比成年男性手掌宽两指,趾间距呈现不自然的等距排列——这不符合任何已知偶蹄目动物的足型特征。
关键物证记录
- 毛发样本:深褐色,中空结构,燃烧释放蓝绿色火焰
- 唾液残留物:pH值3.8,含未鉴定的蛋白酶
- 巢穴碎骨:7块人类颅骨残片,颧骨处均有对称穿孔
三、暴雨夜的正面遭遇
九月十七日的雷暴来得蹊跷,我的防水地图在怀里浸成了纸浆。当闪电第三次劈亮山谷时,那个黑影就蹲在三十步外的岩石上啃着什么。它转身时我听见清晰的"咔嗒"声,像是两片生铁在互相刮擦——后来才知道,那是它獠牙相撞的声音。
接下来的47秒像被拉长的橡胶:
- 右手摸到后腰的镁棒,擦出的火星点燃预备好的松脂火把
- 左手甩出装雄黄的竹筒,黄色粉末在雨幕中炸开
- 后撤时踩断枯枝的脆响,让它扑来的动作迟滞了半拍
四、最后的陷阱
参考《南岭山野笔记》记载的捕兽机关,我在它常出没的溪涧布置了改良装置:
触发机制 | 诱饵 | 杀伤部件 |
压敏竹弓 | 发酵羊血 | 淬毒铁蒺藜 |
重力翻板 | 铜铃铛 | 倒刺铁网 |
当它踩中第三处陷阱时,我闻到了李瘸子说的烂柿子味。左手小指就是在那时丢的,不过比起嵌在它眼窝里的那支毒箭,这点代价还算公平。
五、返程晨雾
牛角村的公鸡叫到第三遍,我把装着獠牙的樟木匣交给老张头。他布满裂口的手指抚过牙面上的螺旋纹路,烟锅里忽明忽暗的火光映着墙上褪色的山神画像。村口那棵老樟树在晨雾里舒展枝桠,树皮上的旧伤痕像极了某种古老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