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师必备:揭秘色卡门道与咖位划分
上个月在印刷厂遇到设计师小王,他正为某品牌VI设计发愁——甲方拿着三线色卡选的色号,印出来的包装颜色完全对不上。这种糟心事在行业里太常见了,今天咱们就唠唠那些藏在设计师抽屉里的色卡门道。
一、色卡界的「咖位」划分
就像手机有旗舰机和千元机的区别,色卡也分三六九等。业内常把专业色卡分为四个梯队,这个分级标准主要看色彩精度、材质适配性、更新频率三个硬指标。比如国际空间站用的色卡和文具店卖的色卡,自然不在同一档次。
1.1 什么决定了色卡段位?
- 油墨配方专利数量(潘通有2000+独家配方)
- 纸张/布料等介质适配种类
- 年度新增色号数量
- 分光测色仪的检测报告
分级标准 | 一线 | 二线 | 三线 | 四线 |
色彩偏差值(ΔE) | ≤0.5 | 0.6-1.2 | 1.3-2.5 | >2.5 |
介质类型 | 20+种 | 10-15种 | 5-8种 | 2-3种 |
二、一线色卡:色彩界的爱马仕
去年帮奢侈品牌做包装时,甲方指定要用潘通金属色系列。这种色卡单本价格堪比iPhone,但确实能印出钞票防伪那种流光效果。一线色卡最大特点是会呼吸——不同光照下色相保持稳定,这对高端产品至关重要。
2.1 明星产品特征
- 含独家研发的特种油墨(如荧光、温变)
- 配备色彩管理软件
- 每季度更新流行色
- 支持跨介质色彩转换
代表品牌 | 潘通(Pantone) | 劳尔(RAL) |
经典色系 | 金属色/粉彩色 | 工业标准色 |
参考价格 | ¥3800-6500 | ¥2800-4200 |
三、二线色卡:性价比之选
我工作室常备的日本DIC色卡就属于这个梯队。相比一线品牌,二线色卡在纺织领域表现更出色,特别是对丝绸、羊绒等细腻材质的还原度,连旗袍老师傅都夸颜色正。
3.1 适用场景
- 服装面料打样
- 家居纺织品设计
- 文创产品开发
- 中小批量印刷
选购技巧 | 看色号标注方式 | 查防伪水印 |
典型品牌 | DIC | TOYO |
四、三线色卡:创业公司的救星
刚毕业那会儿我也买过国产色卡,说实话色差确实存在,但架不住价格亲民。这类色卡最适合做初期方案比选,特别是需要快速出效果图的时候,省时省力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很多网红店装修反而爱用三线色卡。饱和度高的颜色虽然不够精准,但拍照上镜,在手机屏幕上看反而更讨喜。
五、四线色卡:学生党的入门神器
文具店20块钱一本的色卡,严格来说应该叫「色样图册」。记得美院教授吐槽过,有学生用这种色卡做毕业设计,结果布展时发现墙面漆和色卡差了三个色阶。
不过对于预算有限的设计爱好者,这类色卡作为色彩灵感工具还是合格的。最近流行的数字色卡APP,本质上也是这个段位的电子版。
使用禁忌 | 严禁用于生产打样 | 不可跨项目复用 |
常见形态 | 纸质折页 | 手机APP |
六、选色卡的实战经验
上个月给咖啡馆做视觉升级,老板坚持要「星巴克绿」。我们同时用了潘通和国产色卡打样,结果国产色卡选的色号在阳光下泛蓝,最后换成潘通色才解决问题。
建议新手设计师准备两套色卡:日常沟通用三线色卡快速出方案,正式提案时切换一线色卡确认最终色号。毕竟甲方可能分不清色卡级别,但绝对看得出成品色差。
窗外的夕阳把色卡镀上一层金边,印刷机又开始嗡嗡作响。设计师老张探头进来问要不要拼单买新出的潘通中国传统色卡,看来下周又有新玩具要研究了。